□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兵 王振雄 饶爱玲
“五一”期间,与2025央视春晚同款的机器人在零陵柳子街头跳起了机械芭蕾舞,书法机器人再现怀素狂草神韵,17项交互体验让游客沉浸其中,感受科技魅力。一名外地来的游客兴奋地说:“在青石板路上邂逅机器人,这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感受,让我们对古城零陵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让这次旅行变得格外难忘。”
从去年开始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,球探足球比分:是8个试点市(县)之一。目前,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柳子街、大西门、正大街—城南路等3片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共125公顷综合整治已经开始实施,63栋公有历史建筑及一般公有建筑修缮已完成30%的工程量,柳子街区立面改造和大西门历史文化公园已开工建设。通过文化资源活化利用,让古老街巷既保留传统韵味,又焕发时代生机,真正实现“留形、留人、留神韵”的活化目标。零陵区文旅体育局局长何兰接受记者采访说:“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,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。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完善配套球探足球比分,让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发展中释放更大的经济效能,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”
今年我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确定实施包括柳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在内的“十大文化遗产项目”,推进科技赋能文化、文化培塑旅游,焕活文化资源,激活文旅消费,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促进文旅经济增长。柳子街上文创手作、特色美食等琳琅满目,烟火气十足,已成为零陵旅游经济发展的“流量担当”。一季度数据显示,古城客流量比去年同期提升11.18%,达130.65万人次,直接拉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超13.39亿元。
在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数字馆,游客只需在电子屏上点击碑刻图片,就可以查看碑刻的作者年代、内容等详细信息,还可扫码下载保存分享拓片,真正让石刻“活”起来。今年农历正月初二下午,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接待游客2万多人,成为新的网红“打卡点”。
浯溪摩崖石刻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保存了自唐代至民国的摩崖石刻505方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。由于石刻表面出现风化,不少字迹已很难辨别清楚。2023年,我市通过全信息采集和数字修复技术,为所有石碑石刻建立模型,修复一些肉眼无法识别的痕迹信息。2024年,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,通过VR技术打造“数字碑林+实景旅游”模式,将露天的文化遗产“搬”入馆内,让静态的文物开口说话。游客在线上沉浸游览后,可前往实地探访,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消费链。
“十大文化遗产项目”中,柳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已完成投资7523万元;李达故居复原陈列展示工程年度投资计划100万元,已完成83万元;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三期修缮工程年度投资计划920万元,已完成368万元……“文化+旅游”“文化+科技”让零陵古城夜经济、浯溪摩崖石刻数字馆等热度持续攀升、接待人次大幅增长,一季度旅游经济焕发新活力,全市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增速达44.9%,全省排名第二;全市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增速为9.9%,全省排名第三。两项GDP指标均居全省前列,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