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,市委、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以稳中求进为总要求,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,凝心聚力谋发展,改革创新求突破,科学赶超迈出坚实步伐,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,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。
一、综合
经济总量突破千亿。经初步核算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9.60亿元、增长11.0%,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4.17亿元、增长4.5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0.61亿元、增长14.0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.82亿元、增长12.0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9元,同比增长10.4%。
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4.1:38.3:37.6调整为23.0:38.8:38.2,一产业下降1.1个百分点,二产业提高0.5个百分点,三产业提高0.6个百分点。第一、二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.3%、48.3%、42.4%。
财政实力稳步提升。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6.69亿元,增长23.0%。其中,一般预算收入59.47亿元,增长30.2%;上划中央税收21.68亿元,增长7.8%;上划省级税收5.54亿元,增长17.7%。在一般预算收入中,完成地方税收收入33.15亿元,增长26.3%;非税收入26.32亿元,增长35.5%。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14.03亿元,增长18.%。民生支出力度加大,全市用于教育、文化体育与传媒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医疗卫生、城乡社区事务、节能环保、农林水事务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153.47亿元,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1.7%。
物价水平总体平稳。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.1%,涨幅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。居民消费八大类指标呈“七升一降”态势:食品类上涨4.5%,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.0%,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球探足球比分类上涨0.2%,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.9%,居住类上涨2.7%,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.1%,娱乐教育用品及球探足球比分类上涨0.2%,衣着类下降0.8%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.3%,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业
农业生产形势较好。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434.3亿元,增长4.5%;完成增加值244.17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,其中,粮食种植面积552.46千公顷、增长0.6%,棉花种植面积2.20千公顷、增长12.2%,糖料种植面积6.51千公顷、增长1.4%,油料种植面积69.95千公顷、增长17.8%,蔬菜种植面积165.11千公顷、增长5.7%。全市粮食总产量317.22万吨、增长2.0%,油料产量12.72万吨、增长15.7%,烤烟产量4.22万吨、增长24.7%,蔬菜产量477.94万吨、增长7.0%。全年生猪出栏798.66万头、增长4.7%,牛出栏25.22万头、增长2.9%,羊出栏63.29万头、增长0.9%,水产品产量16.71万吨、增长8.8%。
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4132家,比上年增加238家,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9亿元、利润12.8亿元、税金3.2亿元,分别增长12%、12%、11%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家、新增23家,其中,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、省级龙头企业27家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4家,比上年增加5家。湖南果秀食品公司、金浩茶油公司、科茂林化公司、湘农山香公司、祥瑞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,行业影响力提升。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步伐加快,发展农产品连锁店和直销超市100家。
品牌建设取得新成绩。永州异蛇科技实业公司的“柳宗元”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,六月香果业公司“瑶风”等7个品牌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,瑶山雪梨、舜皇土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。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,中国名牌产品2个,湖南省著名商标17件,湖南省名牌产品11个;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,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,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6个。
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。全年完成水利工程投入18.4亿元,完成水利工程0.52亿立方米土石方、增长15%;新增治理水土流失19.8平方公里,增长12%;完成101座水库除险加固。全市拥有农业机械84.37万台,增长6.9%;总动力514.16万千瓦,增长5.4%。机械化耕作程度为46.1%,提高7.1个百分点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规模工业较快增长。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2家,规模工业企业达730家。全年完成规模工总业产值691.84亿元,同比增长15.1%;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6.56亿元,增长14.5%,其中轻工业增长19.9%,重工业增长10.7%。从经济类型来看,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0.68亿元、增长6.8%,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.84亿元、增长12.1%,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8.98亿元、增长13.3%,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.21亿元、增长18.8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1.11亿元、增长13.3%,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43.74亿元、增长18.5%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活力显现,完成增加值158.60亿元,增长18.8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.3个百分点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4.07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7%;实现利税79.15亿元,增长6.4%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0.48%,提高0.7个百分点。
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增长。全市规模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,产量增长的有13种,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76.5%。生产原煤100.91万吨,增长20.3%;发电量63.72亿千瓦时,增长27.3%;皮鞋1215万双,增长60.7%;中成药4285吨,增长82.5%;水泥836.67万吨,增长24.0%;十种有色金属7.81万吨,增长137.4%。受市场环境影响,部分工业产品出现一定程度下降,机制纸及纸板20.20万吨、下降17.3%,卷烟43.72万箱、下降14.3%,人造板196.5万立方米、下降18.7%,汽车1.96万辆、下降7.6%。
园区工业发展加快。全市有省级园区9个(其中省级工业集中区2个),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6.26亿元,增长17.1%,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.6个百分点。其中,道县、新田工业集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.11亿元、4.03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6.8%、17.0%。全市新增园区面积19.29平方公里,新建标准厂房178.36万平方米,新入园企业132家。
建筑业发展良好。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90家,新增2家。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1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4%。资质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2.69万平方米,竣工面积846.38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投资规模不断扩大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.9亿元,同比增长35.3%,高于全省7.8个百分点。其中,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571.3亿元、增长28.0%,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45.5亿元、增长139.0%,房地产投资86.1亿元、下降0.1%。分产业来看,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9.8亿元、增长9.3%,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0.3亿元、增长37.9%,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2.8亿元、增长36.4%。在第二产业中,工业投资332.6亿元,增长27.5%。全年施工项目1954个,新开工项目1527个,投产项目1243个。
发展后劲增强。全年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821个、比上年增加234个,完成投资661.0亿元,占全部投资的82.32%;亿元以上项目86个,完成投资203.91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17.91亿元;10亿元以上项目6个,完成投资36.60亿元,比上年增加23.6亿元。福嘉有色、九兴鞋业、江华海螺水泥、湘祁电站、达福鑫光电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,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、华盟万商红商贸物流中心、江华稀土产业园、湘江风光带全面开工,神华永州火电项目成功落户,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,增强了发展后劲。
房地产业发展平稳。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92.1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1.67%。全市商品房销售额94.66亿元,增长14.48%,其中住宅销售额80.8亿元,增长16.0%。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34.74万平方米,下降4.7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6.0万平方米,增长77.27%。
五、贸易和旅游
市场消费增长稳定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.34亿元,同比增长15.5%。其中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消费品零售额146.2亿元,增长28.9%。从行业看,餐饮业26.48亿元,同比增长13.0%;零售业281.64亿元,增长16.0%;住宿业9.06亿元,增长15.4%;批发业12.16亿元,增长8.7%。从城乡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8.80亿元,同比增长16.0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.54亿元,增长12.0%,城镇增速快于乡村4个百分点。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,零售额增长较快的有:汽车类增长51.4%,通讯器材类增长22.4%,日用品类增长28.3%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8.8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.7%,服装鞋帽、针、纺织品类增长23.7%,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增长33.8%,书报杂志类增长25.9%,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3.8%。
对外贸易快速增长。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973万美元、增长51.2%,其中出口26245万美元、增长57.2%,进口2728万美元、增长10.8%。祁阳、蓝山被评为全省外贸进出口基地县。全市累计审批外资项目29个,实际利用外资5.42亿美元,增长17.8%。全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400个,开工项目311个,其中投资500万美元或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36个。对接东盟成效显著,完成进出口总额5512万美元、增长157.3%。永州东盟办事处获批设立,海关、商检永州办事处获国家批准,通关条件根本改善。
旅游业生机蓬勃。“锦绣潇湘?和美永州”品牌战略深入推进,创建知名文化旅游目的成效明显。全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48.3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99.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5.3%和36.4%。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.96万人,创汇662.37万美元,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.3%和12.95%。阳明山景区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,谈文溪、上甘棠、千家峒三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,全市等级景区达15家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、江永县上江圩镇浦尾村等一乡五村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、名村,全市共有省级特色旅游名镇2个,特色旅游名村10个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
交通运输稳步发展。全年货运量9480万吨,同比增长19.4%;货物周转量209.2亿吨公里,增长26.1%。客运量8674万人,增长5.9%;客运周转量62.2亿人公里,增长8.7%。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5.4万辆,增长12.7%,其中轿车保有量5.7万辆,增长25.2%。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58公里,永蓝高速、厦蓉高速建成通车,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全面完成,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步伐加快。
邮电通讯转型升级。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%,电信业务总量21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7%,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58.57万户,增长4.6%,其中:固定电话40.33万户,下降5%;移动电话218.24万户,增长6.6%。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0.7万户,净增7.6万户。
七、金融和保险
金融业快速增长。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0.23亿元,增长18.4%,比年初增加155.24亿元。其中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8.43亿元,增长19.0%,比年初增加119.48亿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3.02亿元,增长15.3%,比年初增加61.43亿元。其中,中长期贷款336.03亿元,增长25.8%。
保险业运行良好。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3家(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,人身险公司11家),县区级支公司(营销球探足球比分部)86家,乡镇级营销球探足球比分部46家,银行代理机构897个。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24.33亿元,同比增长7%。其中财险收入6.64亿元,增长19%,寿险收入17.69亿元,增长3%。年末共赔(给)付6.56亿元、增长19%,其中财产险赔付3.65亿元,寿险赔付2.91亿元,分别增长31%、7%。
八、教育和科技
教育事业稳步推进。全市普通高校3所,在校生2.49万人;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3所,在校学生4.99万人;普通高中35所,在校学生7.73万人;初中学校284所,在校学生18.09万人;普通小学464所,在校学生46.86万人;特殊教育学校2所,现有在校学生250人(另有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学生650人);幼儿园1457所,在园儿童18.77万人。全市中职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4.04万人次,共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989万元。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82所。
科技工作卓有成效。2012年,全市R&D经费支出13225万元,比上年增加4825万元,增长57.4%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,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2家,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.54亿元、同比增长11.3%。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8项,经费3480万元、同比增长132%;申请专利1446件、同比增长25.5%;授权专利642件、同比增长27.6%;发明专利授权58件、同比增长75.8%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文化事业繁荣。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10个,群众艺术馆、文化馆12个,公共图书馆12个,博物馆、纪念馆3个。广播电视台9座,中、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7座,有线电视用户43.19万户,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7.1%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.3%。《女书习俗》、《瑶族长鼓舞》、《祁剧》、《祁阳小调》、《舜帝祭典》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名录;列入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13项。文化下乡活动有声有色。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.84万场次。
卫生条件进一步改观。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628个。其中,医院、卫生院270个,妇幼保健院(所、站)13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12个,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2个。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.87万张,增长11.3%,卫生技术人员1.91万人,增长6.7%,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0.73万人,注册护士0.71万人,分别增长5.8%、12.7%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77.19万人,参保率98.98%,提高0.8%。
体育事业成绩斐然。竞技体育成绩喜人,永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世界冠军5个,获亚洲冠军6个,全国冠军20个,王明娟在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,实现了永州奥运史上金牌“零”的突破。体育设施不断完善,全市体育馆10座,运动场130个,各种训练房180个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,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0项次,全市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46万人次,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6个,国家乡镇体育示范工程1个。
十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城市化步伐加快。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25.82万人。其中,城镇人口209.65万人,乡村人口316.17万人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.86‰。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,城市化率达到39.87%,提高1.93个百分点。
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1元,增长14.4%。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73元,增长17.8%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99元,增长15.2%。其中,食品、衣着、交通和通信、教育文化娱乐球探足球比分支出分别增长13.0%、21.0%、27.0%、22.8%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89元,增长11.9%。其中,食品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8.7%、21.4%和11.7%。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.69%,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.2%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.06平方米,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平方米。
社会保障稳步提高。就业工作力度加大。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.3万人,失业再就业2.64万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.73万人,援助就业困难人员8259名,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%,帮扶319户新出现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,发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60953.4万元。城镇登记失业率3.73%、比上年下降0.26个百分点。社会保险稳步推进。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.59万人,参加失业保险21.4万人,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4.23万人,参加工伤保险35.34万人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登记参保人数达到124.39万人,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1.91万人。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334.89万人。城乡低保扩面提标。全市城镇低保月均保障对象12.76万人、比上年增加1.34万人,最低保障线标准244元/月/人、比上年提高69元/月/人。农村低保月均保障对象33.96万人、比上年增加5.63万人,月人均补差104元、比上年提高39元/月/人;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4.5万人,年标准2000元/人、人均提高440元/年。农村敬老院154所,集中供养人员11450人,年标准3500元/人。
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。2012年省委省政府下达为民办实事21个项目任务全面完成,13项超额完成。其中,建成乡镇到村水泥(沥青)路820公里,完成计划的122.2%。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26.32万人,完成计划的103.7%。新建沼气9957口,完成计划的101.6%。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工程429个,完成计划的186.5%。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0所,完成计划的100%。新增廉租住房7807套,完成计划的108.8%。建设农家书屋1662个,完成计划的123.8%。
十一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耕地资源稳中有增。全年补充耕地2140公顷,年末耕地保有量34.03万公顷,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.997万公顷。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001.62公顷,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8.73公顷。
自然环境保持良好。全市自然环境保护区33个,其中国家级2个,保护区总面积165.28万亩。全年完成造林验收合格面积57.79万亩,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1万亩,退耕还林4.2万亩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1.03%。全市水资源总量229.7亿立方米,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.51亿立方米。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0%。
节能减排取得实效。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.894吨标准煤,下降5.11%。全年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.39%。
安全生产形势稳定。全年生产安全事故383起,死亡138人,比上年分别下降6.59%、2.82%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.1316,下降12.85%;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为1.257,下降9.31%;煤矿百万吨煤生产安全死亡率为2.532;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4起,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2.166,下降0.51%。
注:
1、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2、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3、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。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,主要包括:居住在本乡镇街道、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;居住在本乡镇街道、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;户口在本乡镇街道、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。